无锡安心 发表于 2004-6-15 19:45:58

我国应将生产型标准转变为贸易型标准

我国应将生产型标准转变为贸易型标准

      我国标准化工作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的对象是工业产品,围绕的是国内市场。我国现有的众多标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人称之为生产型标准。其主要特点:

   一是标准是为组织和指导生产服务的,从生产角度考虑多,从用户和市场需求变化角度考虑的少;

   二是标准多为强制性,指标过多,过于繁杂,内容过细,适应性差;

   三是标准内容与生产工艺紧密相联,项目较多,常分等分级,指标一般不轻易变动,更新周期较长。

   很显然,生产型标准缺乏必要的自由度和应变性,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为此,应将生产型标准转变为贸易型标准。

   贸易型标准的特点是:

   1.贸易型标准把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用户的要求放在首要位置。同一产品可根据不同国别、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等灵活采用不同类型的标准。因此,贸易型标准的覆盖面相对较宽,产品规格齐全,使用性能或体现产品特性的指标规定比较宽松并划分不同档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2.贸易型标准本身简洁可行,突出重点。如化工原料甲醇,原苏联标准ГOCT2222(生产型),把普通玻璃仪器、一般化学试剂都引上标准号。而美国标准ASTM1152(贸易型),引用通用标准多,不写一般仪器和药品,只规定方法精密度。因此,贸易型标准应该是抓住体现产品质量性能的关键性指标,有些内容可留待合同中去进一步补充。

   3.贸易型标准更新速度快。企业可随市场信息的变化,订货者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标准。贸易型标准不与工艺相关联,有利于打破只有工艺成熟、生产稳定才能制订标准的局面,有利于贯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方针。

   4.贸易型标准是非强制性的。出口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应与国际惯例一致,从总体上看应都是非强制性的,供外商选用。

   5.贸易型标准注重产品外观和包装要求。国际市场上客户对产品的外观和包装都十分重视。生产型标准涉及产品外观和包装的内容较少,使得我国一些产品的质量很好,但由于外观和包装不行而在国际市场上登不上大雅之堂,价格上不去;或者由于包装问题而使产品质量受损,导致贸易中索赔严重。因此贸易型标准中不仅要对产品的本身质量而且还要对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做出明确要求。

   企业因执行生产型标准无法出口的事例屡见不鲜。这种标准过分强调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因而标准内容不但多而全、而且细而严,只考虑生产水平,不考虑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标准使用周期长、更新速度慢,致使我国相当多的产品难与国外产品抗衡,甚至无法与之竞争。

   必须指出,标准的制订修订与国际惯例脱节,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脱节、与检验检疫的实际情况脱节、与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脱节,必然导致在贸易中落后于人、受制于人。没有一套适应国际市场的标准体系,对外贸易是不可能发展的。

   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制定的技术性措施既有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正面作用,更有加剧各国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使经济实力较弱、在某些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增加出口产品成本、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民族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等负面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国际经贸关系中,各国都把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维护国家利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出口、限制和规范进口的重要措施,其地位和作用日渐重要。改革开放

   以来,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出口商品受到国外技术性壁垒的限制而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的情形也日渐增多。我国已经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认真学习包括《TBT协定》在内的WTO各项协定,充分领会协定的各项条款,全面掌握世贸规则,打破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王力舟)


5215921 发表于 2004-6-19 12:25:42

标准的制订修订与国际惯例脱节,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脱节、与检验检疫的实际情况脱节、与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脱节,必然导致在贸易中落后于人、受制于人。没有一套适应国际市场的标准体系,对外贸易是不可能发展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应将生产型标准转变为贸易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