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每周质量报告》
一向以大胆曝光劣质食品、在央视新闻频道所有栏目中综合评价排在首位的《每周质量报告》,其自身的质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些迹象表明,该栏目已处在一个由官方、商业、公众乃至国家等各方利益冲击下的漩涡之中7月4日中午12:30,北京市民杨中九急急把电视调到央视新闻频道,收看《每周质量报告》。一周前,他发现当期的《每周质量报告》“变脸”了——原来的记者暗访造假黑 幕没有了,变成了表扬三鹿牌奶粉如何优良的报道。等了一周后,他想看看《每周质量报告》到底是不是真变了。令他吃惊的是,这又是一期“正面报道”——讲的是山东肉鸡加工厂的生产过程如何让人放心。
不只杨中九发现了《每周质量报告》的变化。在央视国际、人民网等论坛和媒体上,观众们激烈发言,表达自己的“伤心和愤怒”。一位网友写道:“作为一个以披露质量问题为内容的栏目,我只要求你观察到我们生活中的危险隐藏在什么地方,具体地说,你只需要帮助我们发现什么奶粉是不能吃的,至于应该表扬什么奶粉,应该大力宣传什么品牌,那不是新闻要做的事情 那是广告承担的义务!”
“5.16”停播事件
观众马上就把《每周质量报告》的变化与今年5月16日发生的该节目的停播联系起来。那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停播。由于来得突然,中央电视台只得临时播出了新闻频道另一个节目——《本周》,这在央视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这一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5月18日,《每周质量报告》的主编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表示,16日中午的节目没有播出,主要是技术原因。面对网民的责问,央视网站主持人透露,停播原因是这一期节目的内容存在争议。据了解,这期节目要曝光的是东北某种熟肉制品。
另一家报纸《每日新报》则披露了“从一位知情人士那里得到的另一种说法”:《每周质量报告》没有按时播出,主要是因为有关主管部门觉得该期节目做得不够严谨。
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先兆。“从那以后,这个栏目就不对劲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展江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三鹿生产的是合格奶粉,这是新闻吗?说合法企业在生产合格产品,这就像是说你我‘今天没杀人’一样,绝对不是新闻。”一位要求匿名的媒体人士对变脸后的节目内容评价说,“媒体这样报道就是在作广告,它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更严重的是对其他合法企业不公平。”实际上,《每周质量报告》从今年“五一”就已经开始悄然改版了。栏目组现在的口号是“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而此前他们的口号是“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信息平衡”的具体做法是,原来每次4分钟的“专家解读”的时间,增加到了7~8分钟,并与前面的调查紧密相关,又增加了伪劣产品的危害、正规产品的生产过程、怎样鉴别伪劣产品等内容。
这次改版是栏目组主动进行的,《每周质量报告》特约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说,这样是为了让节目变得“越来越科学”,“在报个别(负面)现象的同时,对一些正规的厂家、正规的生产方式、加工方式进行了体现,可以避免一些误区。”
然而,之后两期节目的变脸,却招来了观众的激烈反响。
从《每周质检报告》到《每周质量报告》
《每周质量报告》的前身,是《每周质检报告》。这是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1年7月10日,星期二,《每周质检报告》作为《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时长约10分钟,由3部分组成:6分钟的调查报道,以讲故事为主;1分钟发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此外约2分钟是给观众的消费建议和提示。有时节目组还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并公布其结果。
当年8月11日,节目改为周日播出。与此相应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产品质量抽查公告的时间也由每周二改到周日。
该节目曾报道过黑心棉、地条钢、假翡翠等造假现象,反响较大。
2003年SARS期间,配合新闻频道开播,央视对各栏目进行了统一调整,《每周质检报告》停播,并创办了《每周质量报告》,于5月4日首播。第一期节目就是《“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
从《每周质检报告》到《每周质量报告》,二者虽仅一字之差,但展江认为,“节目得到了一个变革性的发展”,它不但成为一个独立的栏目,更为重要的变化在于,“《每周质检报告》淹没在《新闻30分》之内,主要的调子还是跟着质检局来的”。相比之下,《每周质量报告》有着更大的独立空间。
除国家质检总局外,《每周质量报告》还与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NGO组织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节目时长共25分钟,包括记者调查、专家访谈、质量警示、专家解读四个版块。其中重头戏为记者调查,以曝光揭黑的暗访为主。正是这一块,成为最吸引人之处。因为节目的镜头所对准的,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黑心汤圆、毒火腿、劣质瓜子、用工业染料染黄的腐竹、死鸡做成的扒鸡……
对于一档火爆的电视节目来说,名主持人、豪华眩目的包装、黄金时间播出,几乎是栏目的必需要素,但《每周质量报告》几乎无一俱备。然而《每周质量报告》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在央视收视率排名中,《每周质量报告》基本稳定在播出当天前三名。央视新闻频道总编室最近一组调查中显示,新闻频道所有栏目中综合评价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每周质量报告》。
《每周质量报告》不仅在公众中获得了声誉,同样也引起了全国各级工商系统、质检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系统等执法部门的高度关注,去年年底国务院派出了4个调查组,专门调查《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后的案子是如何解决的。
打响消费者的保“胃”战
刚开始时,《每周质量报告》还关注过劣质餐巾纸、含氟牙膏、卫生筷、医疗器械、劣质防寒服等问题。
从去年9月开始,节目开始转为集中报道食品领域。曾参与过节目策划的展江解释说,“变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做着做着,发现食品的问题比较大,就自然而然转过去了。”去年国务院推出了“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节目也是对该工程的一个配合。
《每周质量报道》的制片人和创办者吴光秋在接受媒体的专访时也曾对此作过解释:“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衣食住行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果买了一件不合格的衣服,扔了它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买的房子出了问题,可以直接找相关部门处理。但是对吃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媒体应该有自身的使命感,关注问题时也要有个轻重缓急。”
最新一期的《每周质量报告》关注的是茶叶问题,在此之前,节目报道过泡菜、速冻饺子、熟肉、粉丝……
“我第一次看这个栏目时,刚好播的是湖南腊肉,腊肉是我的嗜好之一,看了后再不敢瞎吃了。从那以后,一看就不可收拾,几乎期期必看,每到周日中午就打开新闻频道,看看又有什么不能吃的。”长沙市民杨勇军说他从未如此关注一个电视栏目。
问题是,《每周质量报告》以后还会这样提醒我们吗?
强烈支持 悲哀! 现在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以下是引用sihen在2004-8-2 16:17:08的发言:
强烈支持
真是悲哀! 看了一下8号的《每周质量报告》,还可以!将蜜饯类违规生产企业的两个厂家曝光了,对合格生产企业只是录了现场,没提到底是哪里!或许是这个厂家没有付广告费吧!
唉,靠别人没用啊,只有自己多长几个心眼儿了
社会的本质就是如此,该相信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