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认证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搜索
查看: 5192|回复: 15

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5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什么新进----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一)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收有欧阳修《为君难论》一文,此文从战国时期赵
孝成王不用老将廉颇而任用新将赵括、秦王赢政不用老将王翦而任用新将李信致使战败
兵失得出结论,秦赵二国之君"乐用新进,忽弃老成,此其所以败也";并阐述说,"大
抵新进之士 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
合,闻持重之言则难入也。"毛泽东读此评点到,"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
新进也。周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在毛泽东看来,事业的成败不
在于人的新进老成,而在于人是不是贤、是不是有能,是不是为将之材。

        注重为将之材,强调将帅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研究国家兴亡学说的中国
兵法对此作了深入探讨。《孙子兵法》认为"道、天、地、将、法"是决定国家兴亡、战
争胜败的基本因素,"将"是其中之一。贤能的将帅是国家的辅弼,辅弼的周全国家就强
盛,辅弼的欠缺国家就衰弱,"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六韬》还指出,要把选人任将当作国家存亡安危的大事来认真看待,"兵者,国之大
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也,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什
么样的将帅才算的上是"国之辅"呢?《孙子兵法》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
也。"曹操称此为"五德",注曰:"将宜五德备也。"为将之材要五德兼备,不可偏废。
杜牧说,"盖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
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所谓"智"就是智
慧,知识渊博,多谋善断,能正确认识事物,预见事态变化,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战胜敌对势力的能力;"信"就是诚信,言出如山,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仁"就是爱人如己,珍惜生命,能与部属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勇"就是果敢,锐意进
取,不避风险,不怕牺牲,尽守职责;"严"就是威严,严明法纪,严格执法,以身作
则,身体力行。《孙子兵法》还指出,将帅在做到五德兼备的同时,还要做到"进不求
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这样的将帅才称的上是"国之辅也"、"国之宝
也"。

        辫贤去*,拨庸拔锐,选拔五德兼备的为将之材是中国兵法思想的重要内
容。《尉缭子》说,"民言有可以胜敌者,毋许其空言,必试其能战也。"选拔为将之
材,在进行素质考察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检验,把可用之人放到实践中去锻炼、去检
验。素质考察的关键要看是不是那块料,不能把"世俗之言"当作选人的标准。《六韬》
说,"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
群邪比周而蔽君,忠臣死于无罪,*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
亡。"把"世俗之言"当作辨别贤庸的标准,平庸之辈就会结党营私、拉帮结伙、互相吹
捧、以虚名蒙蔽君主获 取爵位,出类拔萃的人难免不因莫须有的罪名而丧失晋身之
途,这样国家终将危亡。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名将,周瑜、诸葛亮、郭
嘉、贾诩是三 国时期的主帅及谋士。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最初都是以新进之士建
功立业的,周瑜、诸葛亮、郭嘉、贾诩更是以"少年新进"立下功勋的。因此,事业成败
的关键在人才,选拔人才的关键在能力。毛泽东曾说,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大军攻打东
吴,那时程普40多岁,周瑜20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
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帅印,结果打了胜仗。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
可以破格提拔!他希望在新中国能创造一种氛围,让为将之材脱颖而出,层出不穷,为
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才智,建立功勋。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粗出人物----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二)

        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汉高祖刘邦,称赞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从他的谈论中
我们可以领悟出一些深刻的兵法道理。1964年 1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老粗出
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都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
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
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
东进。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他*的,要
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
周,很有几个老粗。"毛泽东还指出,刘邦是个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
用人得当。" 决策和用人是中国兵法探讨的重要内容。 中国兵法中讲的"计"、"谋"、"
算",说到底就是决策。《孙子兵法》说,"夫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
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杜牧注,"庙算者,计算于庙堂之上也。""庙算"指的就是在庙
堂之上做出战略决策。"庙算胜"就是说在战前就要做出胜人一筹的决策。《尉缭子》也
说,"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谑芯??"胜于朝廷",就是说在朝廷上就要做
出战胜敌人的决策。刘寅注,"胜于朝廷者,谋定也。"《六韬》认为,主帅心中要有主
见,看到有利的时机,要抓住不放,毫不迟疑 ,大胆决断。用兵最大的灾害就是迟疑
不决。"善战者,居之不挠,见胜而起,不胜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
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虎钤经》也指
出,正确的决策是取得胜利的必由之途。"战胜而欲必胜者,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
事贵密,进退贵审,兵权贵一。"刘邦遇事能听取不同意见,果断决策,这与他的老粗
禀性是密不可分的。

        举贤任能,选将用人是实施战略决策的重要一环。《尉缭子》指出,一国之
君在做出决策之后,必须要起用贤能之将去实施。不能起用贤能之将,而想占有天下,
必定会落得一个亡国覆军的结局。"视人之地而有之,分人之民而畜之,必能内有其贤
者也。不能内有其贤而欲有天下,必覆军杀将。如此,虽战胜而国益弱,得地而国益
贫。"《三略》也指出,"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治国
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
肢,则策无遗。"君主治国平天下,在于收揽贤人之心,得贤人者得天下,把贤人当做
自己的腹心,任贤使能,这样战略决策才不致落空。《孙子兵法》还指出,将帅受命为
将拥有临机制宜的权力,君主不能从中制御,"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尉缭子》也强
调,将帅在军中拥有绝对权威。"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
人。……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任用贤能之人为将,保证将帅
行使职权,这是国家安定昌盛的重要保障。

        历史上成就大事的老粗很多,老粗一般具有五个优点:一是思想没有框框,
没有书生气,不教条,敢想敢闯敢干;二是爱惜人才,肯放手用人,不吝啬权力,能发
挥人才的作用;三是尊重知识,听得进不同意见,从善如流;四是能吃苦,肯接近社会
低层;五是从实际出发,不讲面子,不摆架子,不求小利,不图虚荣。这些正是中国兵
法对统帅的基本要求。刘邦是个大老粗,但他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组织本领,这是
他获得成功的本质因素。试看今日天下,世界著名学府 MBA出身的才俊遍布全球,但是
他们之中又有几人能成为经济王国中的统帅?在经济王国中的成为统帅的不少倒是那些
出身平民、身经百战的老粗。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背诵《史记》中刘邦说的一段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吾不如萧
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
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并说,有这么一大帮人为
刘邦出点子,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干大事。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误于隆中对----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三)

        《古文辞类纂》中收有北宋兵法学者苏洵《权书·项籍》一文,此文评述项
羽用兵百战百胜,但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不能把战略重点放在咸阳以制天下,虽
胜犹败,最终导致垓下之亡;并由此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诸葛
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
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
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
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
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
部分地区)难以进取 下,是战略上的失策。毛泽东读此评点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
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从评点中可以
看出,毛泽东不仅赞同苏洵对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批评,而且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
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
议。诸葛亮指出,自董卓专断朝政以来,豪强蜂起,争雄天下。曹操战胜袁绍,拥兵百
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世,人心归附,贤能之
人尽心效力,可以联合为援,不可以为敌。剩下可以图谋的地方只有荆州、益州两地,
将军可在此建立根据地,安抚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
向宛、洛进军,将军可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从隆中对
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最初寻找立足点、建立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也对
三国时期的战略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隆中对在战略策划上存有内在的缺陷也
束缚了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蜀汉政权短命。以中国兵法理论分析,隆中对的战略失误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思想失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孙子兵
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摒弃战争、确保周全、双赢共
惠是最高的战略准则,兴兵作战、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尉缭
子》还指出,"战再胜,当一败。"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
仗。因此强调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隆中对的主导思想是"先战而后
求胜",把刘备集团引导到豪强争战的漩涡之中,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争战,在争战中
寻求胜利,这是隆中对在战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战略选择不利。中国兵法认为自然地理条件是战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占据有利的战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条件才能保全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
指出,"料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
败。"强调战略指导者要根据敌我强弱形势,选择有利的战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条件
做出正确的决策,远途作战后续不接难以取胜,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难守就不要争
取。隆中对指导刘备集团谋取的战略地域是荆州和益州。荆州是战略上的必争之地,也
即是一个是非之地,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导致刘备集团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最终
得而又失,损兵折将;益州地处边远,地势易进难出,不足以制天下。诸葛亮从益州兴
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失败的客观因素之一。

        三是战略措施不力。战争是以综合实力相竞技的事情,综合实力强的必定战
胜综合实力弱的。"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因此,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
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为使弱势变为相对的强势,要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调动敌
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使敌人的兵力相对分散,我方兵力相对集中,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分散之敌。隆中对指出,天下有变则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击,并取天
下。出秦川是走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阳是袭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
成算。历史上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又西取益州,荆州由关羽驻守;占据成都之后,诸葛
亮又进军汉中。这即是毛泽东评说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
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刘备得孔明,促使其避实击虚占据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里有
隆中对的积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当时的历史大势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对缺少中
国文化的底蕴和兵法思想的渊源,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策划,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高明的
战略家。诚可谓隆中对有对无策,诸葛亮有孔无明。它较同时代郭嘉进言曹操的十胜论
相差甚远。对于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人就已经有所认识。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
曾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
必矣。"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
所长欤!"北宋时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
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评价。毛泽东把刘备集团失败的原因归
结到隆中对身上,一语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独步古今。我们批评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失
误,并不是否定他在历史上的贡献,而是以此探讨治乱兴亡中的道理。诸葛亮战略上的
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未出茅庐即受到刘备的礼遇和
器重,少年得志,独上高楼,没有经历过大的人生磨难,没有对中国兵法不同层面的思
想融会贯通,把握精髓。他告诉刘备走上刘邦、刘秀的老路就能复兴汉室、取得天下,
真乃千古笑谈。中国兵法思想层面多、意境深,不同层面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表述是矛
盾的,但整体是一致的。只有在人生曲折磨难的砺进中日积月累,才能领悟到中国兵法
思想的意境和精髓。毛泽东也正是在人生的磨难中重视中国兵法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嘉是一位著名人物----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四)

        1959年 4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说,"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
中的《郭嘉传》。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才识超群,足
智多谋,长期追随左右,出谋划策,功绩卓著。曹操则倚为股肱,常常问计于他。郭嘉
三十八岁时病殁。令曹操十分痛惜。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
取他们的意见,果断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一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不久,
毛泽东又在一次谈话中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
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
足智多谋,初到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
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
下,谋功为高。'可惜中曦舱邸2懿俅罂蕖?《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裴松之注记
载,郭嘉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所以当时并不知名,只是有见识的人赏
识他。由此引发了毛泽东的感慨,说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

        毛泽东讲的实际上是智谋之士的人生境遇问题。智谋之士是不是多谋,能不
能得到君主的赏识信赖;君主是不是善任,能不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是中国兵法
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
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有国家者,未有不任智谋而成王业也"。然而君主对智谋
之士的信赖、智谋之士对君主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智谋之士要多谋,谋划国家安危大
计,预见事态发展大势,消除隐患于未发之际,匡正君主过失,解决疑难问题,辅主正
确决策。君主要善任,以挚诚之心待智谋之士,隆礼重义,勿施以欺,勿施以诈,君无
礼遇则智谋之士不至,君不挚诚则智谋之策不出,君主能否得到智谋之士、能否得到智
谋之策全在于君主对治世大道的追求。周文王原是商王朝周部落的首领,周部落长期受
商王朝的奴役欺凌,历尽艰险危难,后来按照姜太公的谋划才推翻了商王纣的统治;姜
太公是一位具有高深谋略的人,长期不遇明主,以替人屠牛贩酒为生,年愈七十才遇到
周文王,受到文王的礼遇,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了天下。所以《尉缭子》说,"良马
有策,远道可致;贤士有合,大道可明。"君主与智谋之士相遇,道合而志同,志同而
情亲,治世的大道才可彰明。

        郭嘉是历史上罕有的智慧之星,是值得学问家深入研究、艺术家大书特写的
人物。最初他北上晋见袁绍,袁绍不能用,又投奔了曹操。他向曹操进言,论断曹操十
个方面胜于袁绍:"袁绍礼仪繁多,常为形式所困;公从实际出发,体任自然,此道胜
一也。袁绍割据一方,逆历史潮流而动;公顺应统一大势,奉天子以率天下,此义胜二
也。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公拨乱反正,以
严治政,上下皆循法度,此治胜三也。袁绍外表宽宏大量,内心量小忌贤,所任用者唯
其亲戚子弟;公外表简单严肃,内心机智英明,用人不问远近、唯才是举,此度胜四
也。袁绍多谋少决,往往事后才能意识到应当采取的策略;公谋定即行,应变无穷,此
谋胜五也。袁绍沽名钓誉,喜欢听奉承话,那些能言善辩外表上看德才兼备而干不了实
事的人多归之;公以诚待人,不务虚名,以俭率下,有功必赏,那些有远见灼识、真才
实学的人都愿意为公所用,此德胜六也。袁绍见到饥寒之人怜悯益于颜色,却不考虑那
些从未见到的贫困百姓,谋划救国辅民的大计;公对眼前小事时有忽略,对待大事从不
含糊,思虑所及不限于直接接触的人,恩德加于四海,此仁胜七也。袁绍不会用人,大
臣之间争权夺利,疑惑丛生;公用人得法,使人各尽其力,不能相互倾轧,此明胜八
也。袁绍以亲疏定是非,赏罚不明;公是非分明,赏罚有道,此文胜九也。袁绍声众势
强,但不懂用兵要领;公精通兵法,能以少胜众,用兵如神,此武胜十也。"十胜论为
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曹操曾说,"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视郭
嘉为股肱,出则同车、入则同帐。曹操评价郭嘉忠诚善良,智慧渊深,品性美好,通达
事理,过绝于人。有人曾非议郭嘉"不治行检",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见其有大丈夫意
气,愈发敬重他了。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
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
地步!"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智谋之士大抵有三种人生作为:一是为帝王之师或帝王谋臣,出谋划
策,辅主成功,姜太公、张良、刘伯温是也;一是为帝王相将,躬身实践,匡扶宇内,
曹操、李世民、曾国藩是也;一是为布衣书生,著书行世,人不知其详,黄石公、李
筌、赵本学是也。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
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毛泽东还指出,我说郭
嘉是借郭嘉的事来说我们的党委书记,不要多端寡要,每天都在混混沌沌之中。毛泽东
就是一位集古今智谋之大成的历史巨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人观大节----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五)

        毛泽东把《资治通鉴》看作是一部大相砍书,一生不厌其读,从中探讨中国
兵法的思想。《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刘备的谋臣法正,主持朝政,多次利用职权行
个人恩怨,有人劝诸葛亮禀告刘备,限制法正的权力。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指出法正像
羽翼一样,辅助刘备翱翔,不能因其有过失就限制他行使职权。"法正外统都畿,内为
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太
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
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
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毛泽东读此评点到,"观人观大节,略小故。"认为观人?
从大处着眼,全面看人,不能求全责备,以小故摒弃贤才。

        观人是中国兵法的重要内容,正确观人是任人的前提。《六韬》指出,君主
观人有"六守":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认为富裕而能够
循规蹈矩,不胡作非为就是仁;尊贵而能够遵守礼法,不骄傲放纵就是义;重任在肩而
能够信念坚定,不屈不挠就是忠;受托作事而能够公私分明,不隐瞒欺诈就是信;面对
危险而能够大义凛然,不畏惧退缩就是勇;事繁多变而能够处置有序,应变无穷就是
谋。"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
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
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守
者,关隘、关键之谓也。六守者,观人之六点关键也;守者,守备、不失之谓也。六守
者,仁义忠信勇谋,人具其一就不可弃也。"六守"的观人思想是中国兵法观人的基本思
想,也是中国兵法观人思想中的精华,毛泽东也正是以此观点来看待法正的。

        法正,字孝直,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三国志》上称他"著见成败,有奇
画策算"。最初他投奔刘璋,久不任用,被人"谤无行",志意不得,只与益州别驾张松
友善。后密结刘备,成功实施了刘备集团西取益州的战略意图,被刘备任为蜀都太守,
辅佐刘备经治巴蜀。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年),曹操进兵张鲁,平定汉中。汉中是
益州的北部屏障,曹操占据汉中后没有乘胜攻打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渊驻守,自己仓促
北还。法正判断曹操此次出兵汉中,不是不想进军巴蜀,也不是力量不及,而是忧患所
迫不得不还。"此盖天以予我,时不可失也。"他劝刘备出兵汉中,占据这块战略地域。
刘备善其策进军汉中,夏侯渊败死。曹操在西征乌丸时得到汉中战报,不无感慨的说,
"我本来料定玄德不会有此举动,必为人所教也。"法正辅佐刘备西取巴蜀,北征汉中,
为刘备建立帝业奠定了基础。刘备称帝后,发兵东征为关羽雪耻,群臣莫能劝阻,大败
而归。时法正已死,诸葛亮叹息道,"法孝直若在,定能制止主上东征,即使不能劝止
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惨败。

        "毛泽东读《资治通鉴》时评点的就是法正在蜀都太守任上的事。法正量小
失政,不足称道,但以一时一事观人更不可取。金无足赤,世无完人,十个手指不会一
般齐。明智的领导者,常常见到人之所长,求其长而任人;昏庸的领导者,常常见到人
之所短,责其短而弃士。善于观人的人,见到人之所长则知人之所短,见到人之所短则
知人之所长。观人见短不见长是愚,任人避长不避短是蠢。任人之长者势益强,责短弃
士者势益弱。倘若一个人在领导者眼里没有了缺点过失,各个方面就像组成木桶的每一
块木头,这样的人很难说不是一个巧伪圆滑的诺诺奴才;一个人在群众眼里没有了缺点
过失,十个手指一般齐,这样的人很难说不是一个庸碌无为的好好先生。峭峭者易折,
皎皎者易污。"木桶理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求全责备理论。苏询在《衡论》中曾说,"
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
才以适其用。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 管仲曾说,吾尝鲍叔
经商,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
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我幽囚受
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耻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观人观大节,选才贵适
用。毛泽东也正是在一次"开除党籍"、两次撤销红军总政委职务的境况下,背着许多莫
须有的罪名,被历史推举到党的领导核心的,从而才使中国革命走上胜利的征程。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街亭之战亮宜自临阵----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六)

        失街亭、斩马谡是一件亦悲亦壮的历史事件,评书中说,京戏中唱,都以此
来颂扬诸葛亮爱惜人才、执法严明。毛泽东则不然,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资治通
鉴》记载:"初,越 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
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合 战于街亭。谡违亮
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合 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
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
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初次北伐时蜀军先头部队与魏军的一次交战。蜀建兴五年
(公元227年)冬,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后挥师北上,集结汉中伺机北进。转年春,
诸葛亮声言由斜谷道(今陕西省眉县西南)进攻眉 城(今陕西省眉县),命赵云、邓
芝占据箕谷(今陕西省褒城北)以作疑兵,自己则亲率大军直赴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
西北)。在蜀军声势的震撼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亮,关中由此震动。魏明帝
曹N叛睹?蠼?苷嬖鲈??鹊钟?栽疲??藕?西进街亭(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抵
御蜀军先锋马谡,自己则亲率大军坐镇长安,企图一举歼灭无险可据的诸葛亮。赵云不
敌曹真,战败而返。

        马谡与张合 交兵于街亭,马谡据城弱不敌强,上山占据险阻以待诸葛亮大
军北进。张合攻山不下,绝马谡水道,马谡断水兵败。诸葛亮大军行至祁山未与魏军正
面交锋即无功而返,杀马谡以责其街亭之败。

        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于街亭之败,而在于诸葛亮用兵无法,调度
失略。中国兵法强调,战略指导者要估量敌我强弱形势的变化,选择有利的时机,利用
有利的地理条件,同敌人展开决战,战胜敌人。诸葛亮北伐之际,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
曹魏。时因刘备去世,魏边关多年无犯,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这对于
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诸葛亮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
关中。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
一部攻打箕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
战胜攻取,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
张合 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 与张合 展开决战,战胜张合 。
这就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失误内心里应该是清楚的。毛泽东在读《资治通鉴》"
(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合 追之。合 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
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合 右膝而卒。"时评点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
军。"说明自街亭之败,诸葛亮已经吸取了教训。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诸葛亮
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
也,在一人耳。" 

        两处战败,一人之责。一人者谁?亮自身也。诸葛亮初战失利的更深层的原
因,还在于他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失误,过于强调战争手段,主动进攻,穷兵黩武,缺
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认识。这一深层的原因不仅决定了诸
葛亮初次北伐的失 败,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
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是非常中肯的评价。
诸葛无谋,马谡冤死。

        马谡,刘备之谋臣,从荆州随刘备入蜀,被任为绵竹成都令、越 太守。诸
葛亮南中平叛,问计于谡,谡筹策征服南人之心。亮采纳马谡之策,纵孟获而南方平
定。及马谡被斩"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蒋琬也指责诸葛亮做了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令其孤军深入敌境,马谡上山是败,守城亦败,诸葛亮非任之
也,弃之也。马谡是一位难得的智士谋臣,诸葛亮不能量才器用,裁定失中,"难乎其
可与言智者也"。毛泽东从辞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后开始研究战争问题,以一介
书生投身革命战争,他从不讳言自己曾经打了许多败仗,不能带兵。遵义会议后他进入
党的领导核心,从此导演了一幕幕战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军无出李世民----?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七)

        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汇集了历史上近2000则智谋故事,令毛泽东
爱不释手,圈点批阅。《智囊》在记述孙膑"驷马之法"处有一按语,"唐太宗尝言:'自
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
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
术也。"毛泽东读此评点道:"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
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
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在毛泽东看来,在总体处于弱势情况
下,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造成相对的强势,以相对的强势敌相
对的弱势,各个歼灭敌人,最终由弱变强战胜敌人。这是中国兵法的精妙之处,历史上
以此战法驰骋天下的最杰出人物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自幼聪睿过人,临机果敢,不拘小节,心智深远
人莫能测度。十七八岁时随其父李渊奉诏征战,深入敌阵,独往独来,所向披靡。时群
雄并起,天下蜂拥。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气数已尽,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
年)起兵,逐鹿天下。攻取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孙杨 有为帝,是为恭帝。恭帝封
李渊为唐王,封李世民为京兆尹。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唐武德九年(公元626
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自称帝,是为唐太宗。李世民平生以礼下士,
广纳英才,为盗为侠者皆能为其所用,贤能之士无不委身甘效死力。在李渊谋取天下的
征战中,李世民武功最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七月,薛举在泾州(今甘肃省泾川
县)称帝。李世民率众讨之,无功而返。不久薛举死,其子薛仁杲嗣位,李世民再次兴
师讨伐,与薛仁杲在折 庶城(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北)对峙六十余日,敌众十余万人,
兵锋甚锐,数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敌锐气。至敌粮尽、两将来降,李世民才说
:"彼气衰矣,吾当取之。"命庞玉先在浅水原(今陕西省长武县东北)南攻击敌人,敌
将宗罗 侯全军出战,庞玉先战败未溃之际,李世民出其不意亲率大军从浅水原北奄
出,大败薛军,薛仁杲降。李世民与兵法家李靖探讨兵法思想时,曾说:"朕观诸兵
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
中,但能言避实击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
这既是李世民对中国兵法思想的深刻理解,也是他战争实践的高度概括。

        孙膑的"驷马之法"源于《孙子兵法》的虚实思想。《孙子兵法》指出:"兵
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
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之所加,如以 段投卵者,虚
实是也。"认为能做到从战争实际出发,因敌情的变化而变化,避实击虚,战胜敌人,
就是用兵如神。无为虚,有为实。中国兵法上讲的虚实,一般而言弱、寡、饥、劳、
怯、乱、不虞是虚,强、众、饱、逸、勇、治、有备是实。用兵的法则是避开敌人之实
攻击敌人之虚。这关键在于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驾驭战争形势的变化,发现和制造敌
人之虚,适时攻击。这是中国兵法思想的核心,李世民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才做到了以
弱胜强,百战百胜。

        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战,以弱敌强,屡建奇功,千古罕有。1920年毛泽东在广
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说,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晚年还曾对身
边工作人员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
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
兵,二可练民。"一再流露对李世民能征善战的赞赏。秋收起义失败后,在几千起义官
兵中愿意再跟毛泽东走的只有七十二人,毛泽东就是以这七十二人为班底,以寡敌众,
以弱胜强,在与强敌的斗争中不断壮大,最终走向胜利,干出了一翻震撼世界的事业。
李世民与毛泽东相比逊色许多,千古中国能军能出李世民之右者,仅毛泽东耳。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攻魏救赵 千古高手----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八)

        《智囊·制胜》孙膑处记述:" 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
膑,膑以刑余辞。乃将田忌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救赵,孙子
曰:'夫解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
相攻,轻兵锐卒必尽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
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困,而收敝于魏也。'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
破梁军。"毛泽东在此段文字的天头画了三个圈,评点道:"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
高手。"认为孙膑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驾驭战争,调动敌人,在运动中削弱敌人,战
胜敌人,是实践中国兵法的千古高手。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孙子兵法》的传承者。早年孙膑与庞涓同学兵
法,后庞涓投奔魏国,任魏将军。庞涓自知能不及孙膑,荐膑于魏,庞涓又恐孙膑位过
于己反而加害孙膑,断膑两足使其终生残疾不得为将。齐国使臣惜膑之才,把孙膑带回
齐国,齐将田忌善待之,荐于齐威王,威王问兵法,拜膑为师。公元前 353年,魏将庞
涓率军攻打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出兵救赵。田忌依照
孙膑的谋划,没有直接去邯郸救赵,而是引兵直取魏都大梁,攻敌必救,迫使庞涓弃赵
回救。孙膑在桂陵设伏,战胜庞涓。孙膑一举既解赵国之急,又败魏国之师。公元前
341年,魏国以庞涓为将大举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宣王问救早与晚孰利。孙膑指出,
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不如阴固韩之志,晚承魏之弊,"则可重
利而得尊名也"。齐王善其策,在魏韩交兵五战五不胜之际起兵攻魏,庞涓以疲惫之师
与孙膑战于马陵,兵败自刎。

        孙膑"围魏救赵"是运用兵法思想的辉煌战例。《吕氏春秋》上说"孙膑贵势
",何谓"势"?《孙子兵法》指出:"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意思是说,所谓"势"就是
要根据战争实际创造出有利于己的作战态势。"因利而制权"思想的核心还在于"致人而
不致于人",即掌握战略主动权,这里面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处于主导战争全
局的地位;二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自身的行动;三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主宰敌人的
行动。

        唐代兵法家李靖曾指出,中国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
已。孙膑"围魏救赵"的关键也正在于此,驾驭战争全局,后发先至,调动敌人,变被动
为主动,掌握战略主动权。毛泽东对"围魏救赵"这一战法非常重视,对这一战法所蕴含
的思想认识深刻。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论
述外线作战灵活机动打击敌人时曾指出,"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解放战争时期,
他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思想,指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内线防御
作战向外线进攻作战的战略转变,牢牢掌握了解放战争的主动权。

        中国兵法是在天下倾覆,生灵涂碳中概括出来的学问,掌握中国兵法思想有
两个必由途径:一是胸怀天下安危,躬身实践,在实践中舍得拿身家性命去拼赌,在腥
风血雨中闯荡,获得胜利自然成为兵法大家;一是志心兵法研究,身罹磨难,在磨难中
体悟兵法思想,在书本上钻研只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皮毛,磨难才出真功夫,身罹磨难才
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精髓,在钻研过程中身受磨难、在身受磨难中反复钻研自然成为兵法
通家。舍此两个途径不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精髓,从书本到书本只能掌握中国兵法的言
辞,夸夸其谈,无济于事。孙膑就是在研究中国兵法的过程中遭受嫉害,身陷窘境,磨
炼出真功夫,成为中国兵法的千古人物。孙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躺在辎车上谋划战
争策略的大军事家,这不能不让曾经躺在担架上谋划中国革命战略的毛泽东感慨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九)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吴将陆逊受命抵御刘备,众将各自骄傲自
负,不听从陆逊的指挥调度,陆逊申明军法,以王命御众。"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
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
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
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
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也。'"毛泽东读此评点道:
"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认为陆逊与司马懿相同,能够机智果敢,忍辱负重,假君御
众,不辱使命。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西)人。少时聪颖多智,有奇
节,常感慨天下之乱,有忧天下之心。曹操闻之,纳为谋士。曹丕即帝位,委懿参与枢
机政务。魏明帝时,拜为大将军。明帝太和五年(公元 231年),诸葛亮北侵魏境,明
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命懿征讨诸葛亮,亮败退。明帝青龙二年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
明帝命司马懿抵御蜀军,诸将议驻守渭水北岸,以待蜀军渡河来战。司马懿指出,百姓
积聚皆在渭水南岸,此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引军而济,背水为阵,与蜀军对峙。司马懿
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认为此
时诸葛亮上策是兵出武功(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渭河北岸),沿山东进;下策是西上
五丈原(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斜谷口西侧),北渡渭水。诸葛亮不识兵略果然西上五丈
原,懿料其必败。诸葛亮大 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
战,诸将欲与亮战,司马懿皆不从,按兵不动,静待其衰。亮无奈派人送给司马懿"巾
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诸将皆怒,欲与亮决战。司马懿知亮计已穷,
佯装大怒上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不允,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监军,不许魏军出战。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询问战事,司马懿复信道:"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
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认为诸葛亮不通兵略,必败无
疑。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百余日,心力交瘁而死。蜀将自烧营垒遁逃,司马懿观蜀军营
垒,知亮已死。当初辛毗临军之时,姜维曾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
矣。"诸葛亮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
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借王命制御诸将是其
智略的显现。司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

        中国兵法思想的主旨是"兵不顿而利可全",追求以政治经济手段解决战争问
题,不追求以战争手段解决政治经济问题。因此,中国兵法关注的首要问题是保全利
益,把战争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谋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司
马懿敌诸葛亮的主导思想也正在这里。诸葛亮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司马懿称赞诸葛亮是
"天下奇才",当时百姓所说"死诸葛走生仲达"都是司马懿释放给曹魏集团的烟幕,曹魏
集团才是司马懿的真正对手。司马懿的目的是,在与诸葛亮的战争中保全司马集团的政
治军事实力,发展壮大自己。这才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深层次的思
想所在。

        司马懿通权达变,战功卓著,对中国兵法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中国兵法不同
层面的思想,这和他的人生磨砺不无关系。当初曹操得知司马懿通谋略便荐其为官,欲
纳为己用,懿不愿屈己附曹,称病推辞。曹操任汉相后,又派人召懿,并说:"若复盘
桓,便收之。"司马懿惧怕曹操加害,不得不归附曹操。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才大略,
又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因而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内心里戒备
司马懿。因此,司马懿常常做一些养牛喂马的小事,兢兢业业,夜以忘寝,这样才使曹
氏父子放过他。正是这段经历才使司马懿形成韬光养晦、胆大心细的禀性,辅佐曹氏四
代,为魏重臣屡建奇功。赞赏司马懿多权谋,善权变。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宋祖此弊法---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十)

        《南史·宋太祖本纪》记载,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用兵不给将帅任何指
挥调度权力,对敌作战皆按圣旨行事;将帅不能临机制宜,屡战屡败。"文帝幼年特
秀,自禀君德。及正位南面,历年长久,纲维备举,条禁明密;罚有恒科,爵无滥品;
故能内清外晏,四海谧如。而授将遣师,事乖分阃,才谢光武,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战
日时,咸听成旨,虽覆师丧旅,将非韩白,而廷寇蹙境,抑此之由。及至言泄衾衽,难
结凶竖,虽祸生非虑,盖亦有以而然。夫尽人命以自养,盖惟桀纣之行;观夫大明之
世,其将尽人命乎?虽周公之才之美,亦当终之以乱。由是言之,得殁亦为幸矣。"毛
泽东读此评点道:"赵宋祖此弊法。"认为刘义隆统御军政,遥制兵略,不能授权任将,
是用兵弊法;赵宋王朝仿效此法导致将不能军,士不能战,边患频仍,江河沦丧。

        "赵宋"即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赵匡胤,五代时后唐天成二年(公元 927
年)生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少时善骑射,周游四方不遇器重。后至襄阳寺中,
一老僧语之"北往则有遇矣",于是赵匡胤北上投奔了正在招贤纳士的后汉枢密使郭威。
不久掌握后汉军权的郭威谎称辽军侵汉,率军抗辽,途中属下将黄袍披在郭威身上,拥
立郭威为帝,建立后周。后周世宗柴荣即帝位,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握后周兵
权。后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转年赵匡胤效法
郭威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赵匡胤即帝位后,深感兵权对皇权的
威胁,恐惧权臣兵变的闹剧再次重演,"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重臣的兵权,建立了一
套军权分立、兵将分离的军政体制,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权力统归于皇帝本
人,规定将帅只能按皇帝规划的成旨行事,不得临机决断。这种机制在其变革过程之
中,对赵匡胤强化皇权统治、进行统一战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一旦作为一种
制度确定下来,就显现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国力军力衰微,自毁长城。
宋太宗赵匡义继位以后,两次大举兴兵两次惨败而归,至此大宋王朝无力再战,丧权辱
国,直至灭亡。

        君主制御将帅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将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君主必须授
予将帅驾驭战争的全权,推之以诚,待之以礼,充分发挥将帅作用,将帅拥有独断决
策、临机定夺、因敌制宜的权力;君主不能制御将帅行使职权,君主制御将帅行使职权
是乱军取败之道。《孙子兵法》指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膑兵法》指出,"得
主专制胜"、"御将不胜";《三略》也指出,"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
成。"都把君主授予将帅指挥调度全权,不制御将帅行使职权当作战争胜败的重要因
素。这是"万世之法戒"。中国兵法摒弃君主制御将帅,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将帅身处战
争前线,直接掌握战场对比情况和战争发展态势,随机决策更有针对性,及时准确,利
于捕捉战机,掌握战略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树立将帅的权威,充分发挥将帅的
主观能动作用,利于将帅协调指挥,令出一门,三军一体,提高整体的作战能力;三是
避免君主决策失误,造成全局的被动和整体的损失。

        君主放手任将,不仅要有识人之智、容人之量,更要有爱人之心、用人之
略。君主不是在将帅行使职权上羁縻制御,而是充分发挥将帅的作用,在更广阔、更深
层的地方驾驭将帅、激励将帅;让将帅成为君主座下的战马,战马驰骋天下,君主得意
于天下。这是君主的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君主真正应该有的本领。毛泽东在他数十
年的戎马生涯中十分重视对战争指挥艺术的把握,赋予前方将帅战场指挥临机决断的全
权,充分发挥了前方将帅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在整体战略高度统一的前提下,
前方将领必须发挥能动作用,自觉根据战场实际,机动灵活地组织作战,牢牢掌握战争
主动权,确保实现中央的战略意图。宋太宗赵匡义在对契丹的战争中秉承"弊法"制御将
帅,被毛泽东称作"无能"、"此人不知兵",极力唾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影子认证论坛 ( 粤ICP备11019756号-3 )

GMT+8, 2024-5-3 07:39 , Processed in 0.066353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