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什么是放射性污染?
在自然资源中存在着一些能自发地放射出某些特殊射线的物质,这些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如铀(U)、钍(Th)以及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40钾(40K),都是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这种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性质称其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环境及人体造成的危害称为放射性污染。它主要是通过射线的照射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体,能造成危害的射线主要有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α射线是α粒子流形成的射线,它的穿透力较弱,在空气中易被吸收,外照射对人的伤害不大,但其电离能力强,进入人体后会因内照射造成较大的伤害。β射线是带负电的电子流,穿透能力较强。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穿透能力极强,对人的危害最大。发现X射线和镭(Ra)以后,相继出现了放射性损伤、皮炎、皮癌、白血病、再生性障碍贫血等病症。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使当地居民受到核辐射的长期影响,肿瘤、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引起人们对射线危害的重视。
放射性污染物与一般的化学污染物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每一种放射性核素均具有一定的半衰期,在其放射性自然衰变的这段时间里,它都会放射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射线,持续地产生危害作用;除了进行核反应之外,目前采用任何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都无法有效地破坏这些核素,改变其放射性的特性;放射性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在有些情况下并不立即显示出来,而是经过一段潜伏期后才出现。
13. 放射性污染源有哪些类型?
放射性污染源有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两大类型。
(1) 天然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辐射源,人类从诞生起就一直生活在这种天然的辐射之中,并已适应了这种辐射。天然辐射源所产生的总辐射水平称为天然放射性本底,它是判断环境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基准。天然辐射源主要有:
①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源,其中最主要的有:铀(235U)、钍(232Th)核素以及钾(40K)、碳(14C)和氚(3H)等;
②宇宙高能粒子构成的宇宙线以及在这些粒子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中的氧、氮原子核碰撞产生的次级宇宙线。
(2) 人工辐射源
核爆炸的沉降物:大气层进行核试验沉降下来的颗粒物带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沉降物,这些物质除了落在爆区附近外,还可随风扩散到很远的地区,造成对地表、海洋、人及动植物的污染。细小的放射性颗粒甚至可到达平流层并随大气环流流动,经很长时间(甚至几年)才能落回到对流层,造成对全球的污染。即使是地下核试验,由于“冒顶”及其他事故,仍可造成上述污染。另外,由于放射性核素都有半衰期,因此,这些污染在其未完全衰变之前,污染作用不会消失。核试验时产生的危害较大的物质有90锶(90Sr)、137铯(137Cs)、131碘(131I)和14碳(14C)。
核工业过程的排放物:核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是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核燃料的生产、使用及回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排放种类、数量不同的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此外,人工辐射源还有:医用辐照设备;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一些控制、分析、测试设备等;某些使用了放射性物质的生活消费品如夜光表、彩色电视机、某些含铀、镭量高的花岗岩、钢渣砖等。
14.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由于对于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现在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将其破坏并使其放射性消失,目前只能利用放射性自然衰减的特性加以防治。
主要措施是以预防为主,加强防护,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主要采取浓缩、贮存和固化等方法将其封存,使其放射性强度逐渐减弱,达到消除放射性污染的目的。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法,蒸发法等,对其浓缩的废液用沥青、水泥、塑料等进行固化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多采用压缩、去污、包装等方式处理后用特殊建造的放射性库进行堆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5 8:30: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