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把“中国”变为“北京”、“大学”变为“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复名”。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过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誉,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事实上,49年后,北京协和医学院虽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但其英文校名依旧是“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这个细节彰显出协和校方对传统的尊重、对信念的坚守,同时也证明今天的更名顺理成章。协和的改名,多少蕴含了不卑不亢的意味。当然该校仍为独立法人单位。)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当年是按照圣彼得堡国立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建立的,从这里走出了像蒋筑英等15个院士。在长春问“长春理工”很多人还是一脸茫然,非得说是“光机学院”,改成这么个破名把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首任院长王大珩气得不行,质问“光机学院,为什么放弃光学这个金字招牌”。直到现在,该校毕业的学生简历上常常在“长春理工大学”后注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自称也是“光机人”,而不是什么“理工人”。中国“光院”只有一个,而“理工大学”遍地都是。更可笑的是现在英文校名居然就是此前合并到吉林大学的长春科技大学的英文名——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中国陶瓷大学(国字号啊!其实搭配“陶瓷”的话“景德镇”这个字号不见得比“中国”差。招生的时候骗说这个名字要下来了,可是迄今没动静,被骗的学生们要明白如今批“国字号”是相当难的,江西还没有“国字号”的呢!如果真的批下来了,以后这个校名英文怎么起呢?China China University?还是学习某些“电子科技大学”,叫做“China Taoci University”?)
北京师范大学 VS 首都师范大学 前者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隶属的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教学和科研力量居于全国一流水平。其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地址在北太平庄路。 后者首都师范大学是原北京市市属的北京师范学院改名的,地址在西三环花园村。两个学校没有什么关系的,并不是什么分流出来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VS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前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后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北方工业大学 VS 北京工业大学 前者是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升格的,是二类大本;后者是“211”院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一类大本;都简称“北工大”;外地报考北方工大的考生第一志愿根本没把北京工业放在眼里。受北方交大改名为北京交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北方工业大学改名叫北京工业大学了呢!
北京外国语大学 VS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前者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后者是原先是国家旅游局直属的时候,学校的校门同时挂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中国旅游学院两块牌子。后来,由国家旅游局下放到北京市,成为北京市属普通高校,生源以北京的为主,事实上就是北京旅游学院,旅游等专业不错,外语方面也可以,但在国内影响不大,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分校,也不存在什么合作关系。据说为了去掉“学院”升为“大学”,想改名为“北京旅游大学”招致师生一致反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VS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前者是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后者办学层次为高职高专,学院占地面积40亩。
中国医科大学 VS 中国药科大学 前者是位于辽宁沈阳的一所普通高校;后者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位于江苏南京。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哈尔滨工业大学 VS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前者是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组建并而成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211”的20所院校之一、是“985”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在航天,电子以及机械领域占优势;后者是“哈军工”的嫡系传人,同样是全国重点大学,也首批进入了“211”、2007年进入“国防985”。学科体系以“三海一核”为特色。“哈工大”之争: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争“哈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觉得自己可以叫“哈工大”,还称呼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哈工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火了,我1920年就建校,那时候你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没影呢?有什么资格跟我们争“哈工大”?哈尔滨还有一所小学叫“哈尔滨工程小学”,你还是先和它争谁应该叫“哈工程”吧!2003年,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火了一把,作者郝雨被媒体报道是“哈工大”的学生,结果很多媒体都认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事实上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此郝雨在北航的歌唱大赛上特地声明自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并非哈尔滨工业大学。并称“因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名字很容易引起误导,包括我们工大的同学也知道这个事,工大、工程的学校的大家都知道,这种尴尬,只是心照不宣,这种尴尬已经可以做一首歌了。”哈尔滨人称呼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哈军工”、“哈工程”、“船院”。
广西师范大学 VS 广西师范学院 前者是省属重点大学,位于桂林市;后者是区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南宁市。
湖南科技大学 VS 湖南科技学院 前者是(原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后者是(原零陵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VS 河南科技学院 前者是(由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在洛阳)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后者是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升格的,是以农科为特色的普通高校,位于河南新乡;一些考生常把河南科技学院当作河南科技大学来报。
辽宁科技大学 VS 辽宁科技学院 前者是鞍山科技大学,刚从鞍山钢铁学院升格起来不久,位于鞍山;后者由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升格的,位于本溪;
武汉科技大学 VS 武汉科技学院 前者是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后者是原武汉纺织工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V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前者的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电子科大”,丁磊、万明坚等出自该校,在成都;后者的前身是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在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VS 西安工业大学 前者是“三航”名校,进入了“985”、“211”,位于西安,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后者是西安工业学院的前身,2006年更名成西安工业大学,是二本院校。
安徽工业大学 VS 合肥工业大学 前者看起来比后者牛多了,可是前者只是安徽省属高校,后者呢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211”院校。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最让人气愤的还是重庆交通大学,其学校网络域名为www.cquc.edu.cn,可见其原来的英文名为Chongqing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然而其主页抬头已经赫然写着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了。
既然这些学校原来都是铁道学院,改名为铁道大学似乎更合乎常理,但为何要改为交通大学呢,从英文名称的使用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有其不正当利益所驱动。退一万步讲,你改成交通大学也就算了,为何连英文名也要盗用成Jiao Tong University?或者干脆翻译成Univ. of Transportation(或Communication),这并不是不可行。我们没见过有哪个工业大学把学校翻译成Gongye University的,或者农业大学翻译成Nongye University,显然,行业大学应该遵照字面的原意翻译才利于国际交流和理解。很明显,它们是想利用交大在海外形成的知名度。